傣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

怡之云 生活 120

傣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?

精选回答

共1条回复
  • 晨四郎
    晨四郎
    我是《怡之云》签约作者:晨四郎!

    傣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

    1.傣族分布地区比较广,全球有傣族人口约6600万。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、印度东北部、越南西北部、柬埔寨西北部、缅甸中北部、老挝、泰国等地区和国家;

    2.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,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;

    3.独特的傣族服饰。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,五彩缤纷,美不胜收。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,下穿长管裤,用白布、青布或绯布包头,有的戴礼帽,显得潇洒大方;

    4.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。语言分暹罗、兰纳、大泰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,各方言都有共同的语法结构,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,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,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;

    5.傣族建筑受社会环境和思想习俗的影响大,地区不同,主建筑也不同。傣族的建筑受气候、海拔、地形、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、经济、宗教、政治、科技、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,主要有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的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,以元江、红河一线傣族民居为代表的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,以及典雅富丽的佛寺建筑;

    6.

    浴佛节(傣语“栓兰”),又名“泼水节”,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,后为佛教所吸收,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。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,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,至今已数百年。

    扩展资料:

    悲歌,傣语称“喊细喊海”,是在姑娘出嫁时母女相对哭泣而唱,歌词表现了母女恋恋不舍之情。宗教歌,特点是音调近于朗诵。

    此外,还有催眠歌、儿歌等。说唱音乐,由一人演唱,一人伴奏,伴奏乐器分别用筚、西玎,曲调与语言结合紧密,节奏较平稳,音乐结构基本是乐段的变化反复,唱词多押腰韵。

   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,远在公元一世纪,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。汉代称“滇越”、“掸”,唐、宋称“金齿”、“黑齿”、“白衣”,元、明、清则称作“白夷”、“摆夷”、“百夷”。1949年后,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,定名为“傣族”。

    傣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扩展资料

    自古以来,傣族先民就生息在滇、桂、黔地区,与壮族、水族、布依族、黎族等有密切的关系,同源于古代的“ 百越” 。

    他们以“ 纹身断发” 为共同习俗,而又互相杂处。

    他们的足迹还在老倭、泰国北部、缅甸和印度地区。他们是最早栽培水稻和使用犁耕的民族。这个民族将孔雀、大象视为吉祥物;每年四月中旬都要举办民族盛会泼水节;整洁、干净、淳朴是世人对其族人的第一印象;它就是素有“水的民族”美称的傣族。

    傣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扩展资料

    傣族的建筑受气候、海拔、地形、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、经济、宗教、政治、科技、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,主要有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的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,以元江、红河一线傣族民居为代表的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,以及典雅富丽的佛寺建筑。

    在滨水而居的河谷坝区,因受炎热、潮湿、多雨、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,傣族的居民建筑以“干栏”(俗称竹楼)为主。上下两层,以木、竹做桩;楼板、墙壁、房顶覆以茅草、瓦块。上层栖人,下养家畜、堆放农作物。整座建筑空间间架高大,且以竹或木做墙壁和楼板,利于保持居室干燥凉爽。

    傣族的生活习俗
    2023年05月09日 20:05

联系我们

邮件:kez888@sina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